3成貓有遺傳病基因 獸醫教1分鐘檢測貓咪有無心臟病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0/08 00:00

最後更新: 2019/09/11 19:35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專業教育學院(IVE)生物科技高級文憑課程5名畢業生成功研發無痛貓毛驗遺傳病。(陳偉英攝)

約有3成的貓隻帶有遺傳病基因,當中有6成大多患有肥厚性心肌病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(IVE)生物科技高級文憑課程5名畢業生,透過掌握提取貓毛DNA檢測貓隻遺傳病的技術,成功檢測貓隻是否帶有常見遺傳病的基因,省卻以往需要收集貓隻口腔組織或血液樣本中的DNA化驗而帶來的痛苦。

參與研究的5位同學,有4位都有養貓,礙於貓隻年紀漸大,開始擔心牠們健康,因而萌生研究意念,參加了「創意x應用」計劃2.0。

研究團隊參考外國案例,透過反覆實驗近200次,掌握從貓毛提取DNA的技術,成功率達75%,與傳統由口腔組織抽取DNA的成功率相若,只是稍遜於由血液樣本中取得DNA的9成成功率。

這種非入侵性的DNA提取技術,可在無痛且方便的情況下,為寵物主人提供貓咪的DNA資訊,以盡早發現貓隻潛在的健康問題及發病風險,及早治療和減低寵物發病後所承受的痛苦。

參與研究的馮妙晉同學指,用貓毛檢測疾病的方法簡單,只需要用一把梳反覆兩至三次為貓梳毛,停留在梳的毛已足夠化驗。不過,她提醒毛髮要包括毛囊才可檢測到DNA,絕不能剪毛,如果需要檢驗兩隻貓,最好分開使用兩把梳,以免出現交叉污染影響結果。

團隊將會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研究,蒐集更多臨床病例,提升從貓毛抽取DNA來診斷遺傳病的可靠性,有待相關技術發展更成熟。

用貓毛檢測疾病的方法簡單,只需要用一把梳反覆兩至三次為貓梳毛,停留在梳的毛已足夠化驗。(陳偉英攝)

獸醫屈展邦指,大約有3成貓隻帶有遺傳病的基因,當中有6成大多患有肥厚性心肌病,以布偶貓及緬因貓最為普遍,建議主人可以趁貓咪熟睡時觀察牠們的呼吸次數,如果貓隻每分鐘的呼吸次數超過30次,或反映其有心臟問題。以他的臨床經驗發現,有嚴重心臟病問題瀕死的貓隻,最嚴重每分鐘的呼吸次數,可高達80至100次。

他解釋,發病率主要基於疾病嚴重程度,不少沒有及早發現的貓可能早於6歲已經發病,好可能會癱瘓及腎臟壞死,死亡的原因通常基於突然的驚嚇、肺水腫、嚴重的胸水、血液倒流形成血塞所致;因此若能及早發現對症下藥,有的貓可以捱到16歲。

記者:勞佩欣